9月20日,集團公司承建的世界最大拱肋整體提升跨徑和噸位的鋼管混凝土拱橋——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成功完成中段拱肋整體提升。這是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主橋工程的最關鍵節點,是技術難點最高、施工風險最大的工序,該節點的圓滿完成為項目如期完工奠定堅實基礎。
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中段拱肋整體提升 羅雄鷹/攝
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是南湛高速重點控制性工程,主橋橫跨平陸運河,引橋跨越黎欽鐵路。該橋全長約525米,主橋為跨徑260米的下承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該橋采用“低位拼裝+中段拱肋門架法”整體提升施工工藝,整體提升節段長202米,提升重量約1800噸,一次提升高度達63米。
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中段拱肋整體提升 羅雄鷹/攝
整體提升智能化、可視化
為了實現大橋施工過程結構狀態檢測、調整更加高效,保證整體提升精度、效率及安全,集團公司建設團隊依托交通運輸部重點科技項目《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化特大跨徑鋼管拱橋整體提升施工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研發了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化特大跨徑鋼管拱橋整體提升施工控制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了測量機器人多機位同步跟蹤的大段拱肋提升姿態感知技術,同步自動捕捉大段拱肋空間位置;創新引入形變雷達測試技術,實時監測提升塔頂偏位情況;引入高速高清攝像測量系統,像素級分析高幀率高清晰度的提升錄像,快速定格大段拱肋線形狀態;通過振弦式激勵模塊,采集拱肋、支架、提升塔架的應變數據。
為實現“狀態感知、數據融合、算法分析、反饋輸出、設備響應、精準調控”的大段拱肋整體提升智能化、可視化施工,建設團隊通過集成多源感知大數據,聯動提升設備和張拉設備的控制模塊,研發建立了“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數字孿生智能顯控系統”。
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數字孿生智能顯控系統
管理人員在查看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數字孿生智能顯控系統運行情況 羅雄鷹/攝
塔架“穩”立促提升
為了提高塔架穩定性,保證拱肋低位拼裝及整體提升的安全,建設團隊創新研發一種標準H型鋼塔架的基礎結構,保證塔架的安裝精度和支撐強度,提高塔架的穩定性;團隊還創新研發一種鋼拱橋整體提升用塔頂載荷分布結構裝置,有效將集中荷載均勻分布至塔架,保證荷載傳遞的均勻性及塔架結構的整體穩定性,進一步提升了施工過程的安全性。
整體提升用塔頂載荷分布結構裝置應用在塔架中
拱肋施工“快、好、省”
團隊技術人員從全橋整體角度出發,利用BIM可視化、信息化、集成化協調性等技術優勢,對橋體臨時結構物進行1:1建模和優化,通過對大橋施工進行全過程模擬,對關鍵部位進行精準定位反復模擬論證,以科學的驗證數據推動大橋實體工程快速施工;通過創新整體提升張拉索錨固結構永臨結合技術,將豎向吊索、橫向張拉系桿緊密結合,形成連接結構,共同承受提升過程中的大部分應力,使拱肋在提升過程中結構形態影響降到最低,且提升完成后不需進行拆除,永臨結合,該創新為錨固裝置的加工節省材料180余噸。
整體提升張拉索錨固結構永臨結合技術應用于橋梁拱肋中
為提升大橋拱肋施工效率,團隊創新中段拱肋整體提升一體化結構高精度拼裝技術,研發一種球鉸與千斤頂相結合的可調承力座裝置,極大減少了高空焊接、切割工作量。通過該裝置,大橋拱肋施工效率提升了50%以上,工期縮短了近15天,實現拱軸線毫米級高精度拼裝。
一種球鉸與千斤頂相結合的可調承力座裝置應用于拱肋施工中
下一步,項目將合理安排工期,搶抓全橋拱肋合龍及拱內混凝土灌注施工進度,持續強化科技攻關,著力破解建設難題,高質量建設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確保如期完成建設目標。
(文/羅雄鷹 審核/彭桂亮 胡立楷 梁劍鋒 方卿)